设计院悲剧:明明干着短衣帮的活儿,非要自诩 “孔乙己” !
前段时间,孔乙己文学铺天盖地卷来。
昨天就有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在自嘲:设计院图农们谁不是孔乙己?我也想一步到位当保安,但有几个能放下身段?
于是我翻出微博和视频刷了刷。这一刷不要紧啊,直接想辩论了:比起身为“读书人”的孔乙己,我们明明干的是短衣帮的活儿啊!
设计师是知识分子吗?是啊,从事这个行业的很多人高分名校呢。设计师干的是体力活吗?也是啊,不少能效极低的重复劳动。
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往深处讲,是关于职业身份的思考:我们到底是什么角色?有没有下不来的高台,放不下的身段?又是谁放不下也下不来?
这让我想起了职业生涯中的三个同事,他们的故事对应了不同的经历和价值观,分享给大家。
第一个故事的主角叫LL姐,是多年前刚实习时带我的师姐。
那时候市场处于朝气蓬勃的上升期,刚刚三十出头的她,意气风发,经常加班,但不咋抱怨。因为她家就在离单位步行500米的范围内,高档小区,且买了新车。
那年春节前,当我听说她光年终奖就得了22W时,下巴都惊掉了!对于一个在四线城市的本地改制建筑龙头院而言,这已经是“人上人”的待遇了。
我们几个涉世未深的萌新问她要怎么潇洒,她说了一翻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:
“你们别看我现在拿得多,扪心自问,谁干的不是体力活,挣的不是辛苦钱?我们不过是画图干活儿的小喽啰,院长们才是真正的大头。
不要觉得在设计院画图高人一等,它和其他形式的打工没有区别。用你的时候,把你当个人,不用的时候,什么都不是。
人不可能一直画,总有画不动的时候,我也感觉得自己不管体力还是心力,快画不动了。”
LL姐平时不避讳自己出生不好,来自很贫困的农村,经常说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吃苦,日常都是刚强的形象。不知道那天是喝酒有点嗨还是怎么,我对LL姐突然的真情流露有点不习惯。
对于这种效益很好的地方设计院,年前都是很happy的日子。我也有幸见过几个飘了的人,有人拿了奖金立刻去赌,有人乱入比特币,有人骄奢淫逸……最后都栽了。
现在想来,当年LL姐的感叹充满了难能可贵的人间清醒吧。在经济和业务大好的环境下,面对我眼中“巨款”,她依然道出本质:
干的是体力活,挣的是辛苦钱。你可以被利用,也可以被抛弃。
第二个故事的主人翁是前些年我们团队中的一个新手妹妹J。她学的并不是景观相关专业,但因为亲戚是高层,毕业就成为我们同事,大家懂的。
J是一个极其乖巧的女生,不管部门的男生女生,都和她相处得很好。只是她能做的事情吧,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,即便她已经很努力。
后来大家混熟了,经常吃喝玩乐。有次我们小组投标完一起聚餐,氛围很好,就聊起了自己的事。当我们问J为啥选择这里时,她的经历让我们五味杂陈。
她的专业是就业极难的某纯艺,自己很想做烘焙,毕业后本想去蛋糕店上班。但父母和其他亲戚(特指那位高管)觉得不干正事,甚至丢人现眼。
所以,经过母亲的一哭二闹:“花大力气养了二十几年,竟然这点觉悟?白养了,不争气!”父亲的冷暴力和亲戚两次三番的哄劝,J最终听从安排,走上了“正道”:
“我们家的孩子,拿了好学校的文凭,一定得去一个正经的大集团大公司,在一个体面的岗位上,做别人口中羡慕的工作。这就是他们理想的人生吧。”
有了体面的单位、工作、家境背书,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联姻,衣食无忧地过一生。这是我补充的,人生赢家的剧本大概率也就这样了吧。
J家的条件很优渥,可时常流露点点忧郁寡淡的气质,她常说羡慕我们这些离开家乡出来打工的。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反讽,但又部分真实:
原来读书人的面子,在年轻人心中可能不足挂齿,而在某些父母心中却是不可逾越的高山!原来有钱人大家的小姐,也有无法获取的自由,抗争不了的烦恼啊!
后来,J调去了集团的行政中心,也算是折中的平衡吧。
现在那个职技校毕业的年轻弟弟能拿大概35W左右的薪资,他们几个股东还计划分点股份给他。我问Z哥,为啥对他如此中意?
有话想说的朋友欢迎给我们发消息,小编看到后会火速联系。今天就到这,下期见。
思路打开,忘记身段
↓↓↓